元问答栏目视频美女
  1. 健康问答
  2. 答案列表
  3. 答案正文

秋季饮食良方

秋季天气逐渐凉爽干燥,而干燥的气候对人体有害。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相应”,“燥为秋季之主气”。秋季燥气当令,燥淫外盛,最易上受入肺,故外燥致病,首先可以见到肺部症状,如干咳、咽喉干燥等。
三种体质易受侵犯
阴虚、痰湿、气虚体质的人,需要特别注意预防秋燥。
阴虚体质的人常见表现:体型偏瘦,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此类人耐冬不耐夏,不耐暑、热燥邪。
痰湿体质的人常见表现: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口粘腻或甜,喜食肥甘油腻,苔腻。此类人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气虚体质的人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肌肉松软不实,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此类人容易反复感冒。
晨喝盐水晚饮蜜汤
秋季干燥的气候使人体内水分缺乏,如果适逢“秋老虎”,气温升高,人们出汗多,更易缺水,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容易发生体内慢性缺水。体温的调节主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为保证血液的稀释并有充足的血容量,水的摄入要适量适时,主动饮水是预防秋燥的重要环节。
但如果单纯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引发的负面效应,我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换言之,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量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衰老的饮食良方。
秋季每日要比春季多喝水500毫升以上,饮水量以使每天尿量不少于1000毫升为宜。特别是在清晨锻炼前和晚上睡觉前都要适量饮水,但一次饮水不宜过多过快,要多次少饮,可以各饮水200毫升,白天的两餐之间可饮水800毫升左右。
长期饮水量不足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如果体内水分不够,体内的毒素不容易被稀释,则滞留在体内,进而损伤肝脏、肺脏、肾脏等。要注意的是,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脱水的第一个信号就是口渴,但感到口渴时,人体已经失去250毫升~500毫升的体液,需要赶快喝水。尤其是老年人,一方面口渴感比较迟钝;另一方面,因为肾脏功能减弱,体液平衡恢复比较慢,所以更应该定时主动喝水,而不是等到口渴才喝水。
润肺润燥多吃蔬果
秋季可适当多吃具有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水果如梨、柿、柑橘、荸荠、香蕉等;蔬菜则可多食胡萝卜、莲藕、银耳等;补充豆类及豆制品,以及食用菌类、海带、紫菜等。瓜果蔬菜中含有丰富水分、维生素、纤维等,对防止秋燥有很大益处。
此外,饮食不宜过于油腻,应多食用芝麻、糯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强体质,少食辛辣、生姜、葱、蒜类,避免损伤人体阴精。

推荐5款食疗养生方

下面推荐一些适合秋季食用的食疗方,帮助人们更好地缓解秋燥症状。
1.银耳百合粥:银耳10克,百合5克,大米100克。将银耳水发洗净,切碎,加入百合与大米同煮成粥。
银耳为药食两用之品,药性平和,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虚劳干咳少痰,口燥咽干、失眠多梦等症。
2.糯米葡萄羹:新鲜葡萄500克,藕粉10克,糯米100克,白砂糖适量。将糯米洗净,加水蒸熟,冷却待用;鲜葡萄洗净,去皮籽,挤出葡萄汁,加入藕粉、白砂糖,煮成稠汁;将葡萄稠汁倒在蒸好的糯米团上即可食用。
葡萄营养丰富,味道甘美,具有补益气血、补益肝肾、生津止渴、利小便的作用;糯米、藕粉也有健脾补气的作用,三者合用可以有效防止秋燥,并有一定安眠功效。
3.双耳汤:白木耳10克,黑木耳10克,冰糖30克。将白木耳、黑木耳用温水发泡,除去杂质,洗净,放入碗中,加冰糖、水适量置蒸笼中蒸1小时,待木耳蒸熟即成。
木耳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祛病延年,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具有凉血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的功效。
4.二冬五味子茶:天冬、麦冬各3克,五味子2克。在杯中放入天冬、麦冬、五味子及适量沸水,闷泡10分钟即可。
天冬、麦冬与五味子配伍冲泡,可以用于阴虚内热、燥咳痰稠、口渴等症,适合秋燥引起的肺燥咳嗽、阴虚口渴、消渴症者饮用,虚寒泄泻及外感咳嗽者不宜。
5.冬花百合茶:款冬花6克,百合6克,蜂蜜适量。在杯中放入款冬花、百合及适量沸水,闷泡8分钟,温热时调入蜂蜜。
款冬花性味温辛,具有镇咳下气、润肺祛痰的功效;百合性平、微寒,具有清火、润肺、安神的功效。二者搭配泡茶,可祛痰平喘、开泄郁结,适合咽燥痰少、久咳有痰、气短乏力者饮用,肺虚寒咳者不宜。
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 孙其伟。
编辑:王宁 范恬宇。
@mysql评: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