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问答栏目视频美女
  1. 生活问答
  2. 答案列表
  3. 答案正文

有什么事情去了上海才知道的

作为一个外地人,最近16个年头,我几乎没有离开过上海,不严谨的可以这样说,16年来我比80%以上的上海人待在上海的时间还长,这不是吹嘘,我几乎每天从浦东穿越到浦西,看到了浦江两岸16年的日出和日落。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上海人的皮肤普遍不黑,当然也有粗糙的。凡是在上海生活几年的外地人,回到老家,人们一旦看到这个人是从上海回来的,都会认为这个城市很养人,因为皮肤黑的几乎都变白皙了,仿佛长江水从唐古拉山一路奔腾到东海,过滤了所有杂质,把精华都留给了生活在上海的人。
到了上海,你会猛然发现这个大城市的口语表达和北方不一样,北方大部分地区现在很少再用“俺娘,俺搭”这样称呼自己的爹娘了,上海不一样,俚俗的表达方式,你会听到"阿拉雅,阿拉娘”,你会突然觉得这个城市也有乡野叫法,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般前卫。
从"阿拉雅,阿拉娘”这样的表达方式上,你第一次会发现,远东第一大城市也有乡情的一面,如果你是第一次听到,甚至觉得有点土气,但这就是这个城市最接底气的叫法。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这个城市的人们的祖籍几乎都是江浙两地,山东和安徽的也不少,甚至广东和河北的也有,但祖籍是江浙两地的最多。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上海的早餐被大饼油条覆盖,咸豆浆也有,甜豆浆也有,豆腐脑不叫豆腐脑叫豆花,而咸豆浆的吃法一定是来自浙江东部沿海地带,因为浙江人不太吃辣,东部咸口,这样的咸豆浆自然也会在上海流行起来。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每年的六七月份梅雨季节相当难过,干黄梅还凑活,但靠着长江的湿黄梅季节,空气中都是湿腻的,此时此刻,风扇是解决不了除湿的,唯有空调可以抵挡,并换来梅雨季节的一时舒爽。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上海人饮酒也很凶猛,在上海的郊区,竟然也有早酒市场,上了年纪的,退休的人,喜欢赶早市,凌晨四五点就去某家固定的餐馆喝早酒,吃早饭,算是一个老年的聚集地,有兴趣的可以搜索一番。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本地人很少创业,远东第一大城市自开埠以来,繁华了200多年,已经形成了职员文化,本地人有吃有喝,社保有保障,现在年轻人即便失业在家,居委会也会上门做工作,主动给安排工作。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上海人的英文水平普遍很高,如果你在上海待得够久,你会发现凡是外地人带着子女在上海工作又上学的,一旦转学回家准备中考,回到老家,啥功课都跟不上,就是英语成绩能跟上。
到了上海,现在你会发现,在老家买同样一款品牌酒水,上海真便宜,老家小镇都比上海贵。在上海买蔬菜,买鸡蛋,单价和老家差不多,甚至多数更便宜,除了房价房租昂贵,其它说真的,平价!因为资源都流入了一线大城市。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上海人普遍比较冷漠,不会很热情,上海人兄弟姐妹之间的走动,成家立业之后其实走动上也不会很大,上海这个城市的人际关系其实是比较疏松的,你会发现这直接造成了一个很好的现象,资源不会像小地方,被七大姑八大姨占用。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上海人无论是有钱的,还是没有钱的家庭,本地人都会给子女买品牌的东西,比如鞋子和衣服,都是大名牌,不知名的,根本入不了他们的法眼,他们不会将就自己。
到了上海,你还会发现一个现象,上海人非常遵守契约精神,大部分上海人比较讲诚信,你出国,他们如果让你带一样东西,你买回来,他们给你钱,几乎不会让你久等,东西到手,马上给你钱,甚至知道价格的情况下,提前给你钱。
到了上海,你才知道,歌唱比较的大气的歌手毛阿敏,一代男神王志文,甄嬛娘娘孙俪都是上海人,这些人一度被认为是北方人。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上海的11月份和12月份雨水比较多,在这个季节,香樟树总是湿漉漉的,伴随着马路边绿化梧桐树的落叶纷飞,一看就知道一叶落上海入冬,上海四季不太分明,脱了短袖,几乎就迈入冬季。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上海的街头特别喜欢排队,尤其是网红饮食,那是拍着长长的队伍,甚至风雨无阻,惹人好奇,最盛大的奇观一定是国际饭店下面的西饼屋外卖,那个蝴蝶酥已经超越主营业务住宿的收入了。
到了上海,你还会发现上海人虽然没有把面食当成主食,但是特别喜欢吃面,鳝丝面、刀鱼汁面、牛蛙面、大排面、辣酱面、大小馄饨都是他们的最爱,虽然这些面食可能被他们称之为点心,很多人就是偏爱吃它。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很多北方的哥们到了上海,从前在老家喝白酒的那套生活方式悄然改变了,很多人喜欢上了黄酒,可能也有入乡随俗被同化的缘故吧。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街头的五金店,非连锁的小便利店多数都是福建人开的。而最近10年,你还会发现,福建千里香大馄饨店完全取代了沙县小吃,成为了街头一道福建饮食名片。
到了上海,尤其是最近五年,你还会发现烩面店在上海的街头崛起,数量不断增多,几乎有和青拉餐厅分庭抗礼的趋势,只要你注意,你一定能观察到这个现象。
到了上海,你生活一段时间,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看电视的人,欣赏能力尚可,你会发现上海本土电视有一大特征,新闻节目质量制作上佳,但是其他其他节目制作平庸,也可以说亮点不大。
到了上海,你还会发现上海到底有海派风度,服务业非常发达,小费盛行,小费与其说是服务的附加值,不如说是对人的礼貌和尊重,我认识一个酒吧里的调酒小哥,工资一般,小费收入让人惊讶。
到了上海,你还会发现上海人即便是矛盾了,争的不可开交,也几乎不会上演全武行,这不是上海人的特色,他们不动手,这是一种文明,这种文明直接上升到了当下的共识:打赢坐“牢”,打输住院。
到了上海,尤其是最近10年,你会发现上海男人还是很喜欢外地女人结婚的,以至于有上海本土老人不无感慨地说:上海小姑娘们就不要左挑右选了,老大不小还不结婚,你们的资源都被外人占领了。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上海浦东有一条主干道叫浦东大道,修了很多年,我印象中从2008年开始修,有沿路居民说浦东开发以来没有休止过,但最新的消息称2021年底浦东大道将全线贯通,真可谓喜大普奔。
到了上海,你会发现上海的小姑娘家家都很高冷,如果你没有见过上海姑娘,你可以搜搜一个叫杜鹃的超模姑娘,上海的姑娘几乎都是她这样的高冷气质。
到了上海,你还会发现上海的男人,居家烹饪水平都很高,做菜也好吃,会买菜,会烧饭,几乎不会干头脑发热的事情,虽然有“小男人”之称,但是抛头露面的还是上海男人,上海自从有了范志毅范大将军,姚明的高度,刘翔的速度,上海小男人的称呼也一去不复返了。
对于上海,我有个连云港东海县的大学同学,走过岭南,到过东北,去过西北,也从在上海三年,他说,走来走去,还是上海的城市人文最吸引人,满满的契约精神,办事不费劲,不需要怎么求人,就能按程序办好事,这在其他地区真的很少见。
对此,我深以为然,上海海纳百川,大气谦和,开明睿智,追求卓越,这就是这个城市的16字精神,或许待在这个城市不舒服,总想逃离,但是逃离之后,你总会进行横向比较,2500万常住人口,不管你有没有沪籍,你在这里,都是他的一分子。加油!我也加油。
(看到这个题目,没有章法地一顿感慨,思维不连贯,见谅。有失偏颇和公允处,多多指正!)。
@myname评: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