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问答栏目视频美女
  1. 自然问答
  2. 答案列表
  3. 答案正文

水稻在哪些地区是主粮

水稻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都是当之无愧的主粮,全世界有将近一半的人口都以水稻为主食。
水稻历史悠久,原产于中国,后来传到印度、韩国、日本等地,现代的旱稻也是由水稻驯化而来,成了适宜在缺水地区种植的作物。
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湖南省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已有14 000~18 000年的历史。在距今约7 000年的浙江省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和原始农具、谷物脱壳工具,出土的原始陶器也装饰着稻穗图案,这说明在大约7 000年前,长江流域便已经规模化地种植、加工、食用水稻了。
因为古代水稻产量不高,加上加工技术不发达,我们现代常见的精白米在古代只有小康人家才能日常食用,底层人民一般吃没有经过精加工的糙米,缺粮时甚至以小米、高粱等杂粮充饥。但对不愁衣食的人家来说,精白米也不能满足他们食不厌精的需求,他们还创造了各种花样百出的吃法。
春秋时期,白米最高级的做法是做成蒸饭,口感比煮熟的饭更好。魏晋时期的人烧饭时加入切碎的蔬菜,做成蔬菜饭,日本现在的竹笋饭、香菇饭,做法跟魏晋时期的蔬菜饭相差无几。此时也出现了有馅的糯米粽子。
到了唐宋时期,各种类型的米饭就更多了,有加入乌饭树汁做成的青精饭,加入桃肉做的蟠桃饭,加入莲藕莲子做的玉井饭等。宋朝人还会把糯米粉做成乳糖圆子、澄沙圆子、五香糕、广寒糕等点心。
到了清朝,米饭的吃法就更多了,《红楼梦》里出现过御田胭脂米、碧梗米等罕见水稻品种,这说明当时的达官贵人已经吃腻了精白米,更加青睐这些珍稀、养生的水稻种类。爱美的古代女性,还把白米磨成细粉,染色熏香后用来涂脸。
到了现代,大米的吃法更是种类繁多了,广东肠粉、云南米线、四川糍粑、芒果小丸子,无一不是米粉制品。国外也发明了大米的各种吃法,日本寿司、土耳其米布丁、印度咖喱饭都是闻名世界的美食。
全世界水稻品种虽多,但大致上只分为籼稻和粳稻两类。籼稻一般生长在温暖地区,米粒细长,煮熟后不黏;粳稻一般生长在较寒冷的地区,米粒粗短,煮熟后有一定黏性。印度的水稻主要是籼稻,日本的水稻主要是粳稻,而中国两个品类兼有。
在20世纪初,曾有国外学者认为水稻起源于印度,这个观念在当时的学术界占了主流。但随着河姆渡遗址古水稻被发现,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证明水稻起源于中国。到了2011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和纽约大学通过对水稻进行dna分析,最终确认水稻最早起源于中国。
尽管是水稻起源国,中国还是错失了水稻的命名权。1928年,日本农学家加藤茂苞在国际上提出,分别把籼稻和粳稻命名为印度型稻和日本型稻,并于1930年在国际上正式发表了这两个学名。
中国既是水稻的原产地,又兼有籼稻和粳稻两个水稻亚种,却被无视了。中国学者丁颖曾提出把印度型稻和日本型稻更名为籼稻和粳稻,但按照国际惯例,已定的学名很难更改。所以印度型稻和日本型稻这两个学名在国际上一直通用至今。
虽然在命名上没能占得先机,但中国水稻研究却屡创佳绩。袁隆平院士于1973年培育出高产的“三系”籼型杂交水稻,经过多年努力后,又于1995年培育出更为高产的两系法杂交水稻。而他近年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量更是高达上千公斤,大大缓解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粮食短缺的问题。
广东农学家陈日胜培育的海水稻“海稻86”,可以耐受含盐量1%的盐碱环境,适合栽种于临海滩涂,有效利用了耕地资源。2014年,袁隆平院士参与了海水稻的研究,并主持了青岛的海水稻研究工程,把海水稻的亩产量从150公斤提高到600多公斤。
为了解决现代农田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袁隆平院士又于2017年运用现代基因技术,发明了水稻亲本去镉技术。镉是我国农田含量最高的重金属污染物,食用富集镉的大米会引发镉中毒,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日本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痛痛病”,就是食用镉污染大米引起的,患者全身神经痛、骨痛,骨骼萎缩变形,极容易骨折,使患者痛苦万分。而新培育出来的去镉水稻不会吸收土壤中的镉元素,让水稻“出淤泥而不染”,保证了粮食安全。
除了培育新稻种,中国在水稻基因方面的研究也后来居上,渐渐超过了日本。2000年4月,华大基因正式启动了水稻基因组计划,测序的样本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父本,希望通过测序找出水稻产量相关基因。
而日本科学家早在1991年就已经启动了水稻基因组项目,测序样本是日本人喜欢的粳稻品种“日本晴”,这个品种适合用来做寿司,又称“寿司米”
日本人已经先行一步,有资金有技术,而当时的华大基因一穷二白。外有日本竞争,内有资金困境,可谓是举步维艰,但华大水稻基因项目组成员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要在水稻研究上拔得先筹。在极端艰苦、紧张的条件下,华大基因终于赶在日本之前,完成了水稻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
一碗再常见不过的白米饭,背后是中国人上万年的水稻种植史和中国科学家数十年的努力。
@delete评: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