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问答栏目视频美女
  1. 生活问答
  2. 答案列表

爱情从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看是怎么产生的

回答列表
爱情原本产生于繁殖的需要。人类子女的生长期很长,抚育成本也很高,需要父母双方构结成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只靠性冲动是难以维持的,于是就有了来自“内源性吗啡“的生理冲动,当人类获得文明之后,可以更进一步把爱情放到文化冲动中延长持续时间。
从生物学角度:爱情需要多巴胺的产生,恋爱依附多巴胺维系,当多巴胺消失的时候,这两个人即使在一起也不是爱情。
从心理学角度:人们会在寂寞或者孤独的时候有无限的需求,就是在这个容易被“趁虚而入”的时期,即使对方的本不符合恋人条件,你在需求中会用自己的幻觉填补这个人的全部缺点。这就是爱情,并在你不在需索的时候,这个你“爱”的人开始缺点毕露。
总体来说无论从任何角度分析,都是那么单薄。个人认为爱情只是人们自造的一个没有解释的词汇。
从生物学角度,爱事实上由脑内化学反应引起,与性冲动不同,这是一种长久维持的反应——我们注意到,人类并不是只有在做爱、生育及共同抚育后代时才爱对方,爱情始终都存在,所以依然很难用简单的生育本能来解释爱情。通常认为爱情的维持是人类长久以来社会化的结果。
爱情很复杂,不同流派认为不同。我个人比较同意的是,仅仅从心理的角度(排除性唤起),爱情,就是一种自我补偿的心理诱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俄狄浦斯(恋父恋母)情节,在儿童时期都需要度过,而单亲家庭中,由父亲抚养女儿或者由母亲抚养儿子,在子女长大后的爱情经历会益于受伤或者更换频繁,因为他们更多是在找一个父母的替代品,因为对父母的依恋在社会中不被认可,自我防御抵制,渴望摆脱这样的依恋,但心中却无法放下对父母的恋情,所以超我和自我的冲突,导致心理问题。
相反,同性家长抚养的家庭容易和异性深深的依恋上,尽管有可能是单相思。其他的例子就没太多典型,是个人感觉吧。容易发生爱情的,大都是能发现对方能给予自己未曾体验同时享受的快乐体验。排除变态的心理(征服,虐待等),爱情的建立要建立在双方的图式互补或者相互扶持的基础之上。所以,爱情,更多只是一个自我出发的完善过程吧,这也是为什么自负的人爱情不长久或者难以得到真正满意爱情的原因吧。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