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问答栏目视频美女
  1. 健康问答
  2. 答案列表

糖尿病人能和正常人一样长寿吗

回答列表
总体上讲,糖尿病的确可能会使患者的寿命缩短。一些大型的流行病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在著名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20岁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男性的预期寿命缩短了11.1年,女性则缩短了12.9年,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这样的结果很让人觉得很悲伤。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我们控制糖尿病的手段越来越多,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已经比以前有大大的提高。
在另一个著名内分泌领域医学杂志《糖尿病肥胖与代谢杂志》上,一项研究显示接受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许比非糖尿病患者的寿命更长。

所以说,2型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并不一定缩短,关键要看能否早诊断、早治疗,是否能正确面对糖尿病并终身积极治疗,如果能做到,不但寿命不会缩短,生活质量也不会有明显的降低。
糖尿病长寿的例子不胜枚举,即使是1型糖尿病患者也一样可以长寿。
200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报道了一对兄弟,他们都是1型糖尿病患,2007年时哥哥90岁,弟弟86岁,2个人的病史加在一起长达154年。他们见证了现代糖尿病治疗的发展过程,包括胰岛素的发现和应用。他俩使用过各种各样的胰岛素和胰岛素注射装置,他们的身体比同龄人更年轻、更健康。
他俩的糖尿病治疗秘诀是“在规范日常饮食,正确使用胰岛素、坚持运动的基础上对自己的疾病进行自我管理”,他们认为糖尿病医学治疗技术的发展对自己病情的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坚信糖尿病终将被治愈。
美国1300万糖尿病人中有30%活到80岁以上。这些实例都说明糖尿病人同样能够长寿。
得了糖尿病不是噩梦的开始,糖尿病患者有理由获得长寿,长寿之门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

糖尿病能活多久是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那究竟糖尿病能活多久呢?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典型特征。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由两者一起引起。
糖尿病病人应该明白,对寿命的最大威胁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它的并发症。可以肯定地说,只要糖尿病病人的病情获得有效的治疗,就完全能够避免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享受健康人一样长寿。
所以糖尿病病人对获得长寿和高质量的生活应有足够的信心。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病人,因能坚持正确治疗,往往活到很高的年龄。
1不长寿的做法——不接受治疗
您身边是否有发现糖尿病而不接受治疗的患者,他们会觉得糖尿病并没有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从而不会过多的关注糖尿病。持续的高血糖会在不知不觉中,侵蚀您全身的大小血管及神经,导致各种慢性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已经成为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首要因素。
2糖尿病与心脏病
糖尿病性心脏病具有发病率高、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发病严重、预后差等特点。糖尿病患者无痛性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发病率较高,会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生命。
3糖尿病与脑卒中
糖尿病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减低,引起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脂代谢紊乱会加速动脉硬化。

4糖尿病与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是长期高血糖可使神经缺血、缺氧进而逐渐造成神经损伤。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可涉及全身各部位的神经,其中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较为常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表现为感觉异常(麻木感)、感觉减退(对冷、热、痛觉不敏感)、感觉过敏(对冷、热、痛觉极为敏感)、疼痛(自发性疼痛)等。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可表现为心血管异常(心动过速)、胃肠功能紊乱(胃轻瘫)、泌尿生殖系统异常(排尿无力)、皮肤出汗异常(汗脚变干脚)、无症状性低血糖等。
5糖尿病与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尿中白蛋白排泄轻度增加(微量白蛋白尿),逐渐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和血清肌酐水平上升,最终发生肾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肾功能的逐渐减退和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高显著相关,因此,微量白蛋白尿与严重的肾病变一样,都是心血管疾病和肾衰竭的危险因素。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通过合理控制血糖和血压,可以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6糖尿病与眼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高度特异性的微血管并发症,在20~74岁成人新发失明病例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病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2 型糖尿病患者也是其他眼部疾病早发的高危人群,这些眼病包括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血管阻塞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
7糖尿病与足病
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重者可以导致截肢。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糖尿病足病的基本发病因素是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导致组织溃疡和坏疽。
8不长寿的做法——只依靠降糖药控制血糖
一些糖尿病患者知道得了糖尿病要使用降糖药物,但是觉得生病了只要按时用药就可以了,而忽略了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多方面的工作。如果糖尿病患者仅依靠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那么可能会导致血糖不稳定,如果每天的血糖波动过大,相对于持续高血糖对身体造成的危害会更大。

9低血糖的危害
接受降糖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3.9毫摩尔/升就属于低血糖的范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机体对低血糖的反馈调节能力,增加了发生严重低血糖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需要了解低血糖的诱发因素,并掌握应对策略,(1)使用胰岛素或者胰岛素促泌剂的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谨慎地调整剂量;(2)未按时进食,或者进食过少者: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减少则相应减少降糖药物剂量,有可能误餐时应提前做好准备;(3)运动量增加的情况: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4)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饮酒: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并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5)严重低血糖或者反复发生低血糖者:应调整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并适当调整血糖控制目标;(6)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出现低血糖时,应积极寻找原因,精心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和用量;(7)糖尿病患者应常规随身备用碳水化合物食品,一旦发生低血糖,立即食用。

10长寿的做法——科学管理血糖
世界上第一位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朋友,英国男少年tedryder,在当时的医疗和生活条件下寿命达76岁!这在当时已明显高于英国人的平均寿命。爱尔兰人安德鲁,1912年生,13岁患1型糖尿病并开始应用胰岛素治疗,现在已92岁高龄,生育5个子女,都很健康。
糖尿病的治疗有五种方法,也就是“五驾马车”,包括糖尿病教育、病情监测、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使病情得到好的控制,可以正常工作、照常学习、可以和正常人达到同样的寿命,年轻人可以正常结婚、生育,糖尿病人照样可以长寿。
所以,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我们一定要做好后期的控制工作,关心自己的身体,好好养病,达到正常寿命甚至长寿是非常有可能有希望的。
如何才能让患糖尿病的您,或患糖尿病的亲人能够活得更久一些,更长寿呢?本文就告诉您5个方法。
1保护好心脏。
糖尿病首要的死亡原因就是心血管疾病,因此我们今天科学管理糖尿病,就是在保卫着我们的心脏不被伤害,活得更长寿。
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控制好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友不能以化验单上的正常值作参考,不要认为化验单上没有箭头标识就万事大吉,因为糖尿病对血脂的要求不同于常人。
一般来说,糖友应该将甘油三酯控制在1.7mmol/l以内,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把“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如果伴有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问题,则建议把“坏”胆固醇控制得更低,1.8mmol/l以内。
2保护好肾脏。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它可发展成尿毒症而危及糖友的生命,防治肾病的工作从有糖尿病时就要开始做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查尿。
糖尿病病友要养成低头看尿液的习惯,低头看看小便是不是泡沫很多,每年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及早发现糖尿病肾病的“苗头”,趁糖尿病肾病在“羽翼未丰”之际,积极治疗,保护肾脏健康。
3严防夜间低血糖。
很多糖友睡下后再也未能醒来,原因竟然是:夜间低血糖。
由于50%的严重低血糖反应发生在午夜和凌晨8点之间(通常在凌晨4点钟左右),糖友,特别是老年糖友发生低血糖时会诱发一系列心血管事件。因此低血糖甚至被认为是老年糖友夜间死亡的“罪魁祸首”
所以糖友睡前血糖一般不要低于5.0mmol/l(90毫克/分升),如果频繁发生夜间低血糖反应,那只好每天让闹钟在凌晨3点的时候把你叫起,然后监测血糖,如果低于4.2mmol/l(75毫克/分升)就要适当吃一些食物了。
4严格控制感染。
糖友容易并发感染,而且一旦发生了感染往往还很严重,因此感染也成为了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一些糖友因起初普通的“感冒”最终演变成重症肺炎,起初因脚上的小伤口最终截肢丧命的并不少见。
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把感冒、小伤口当回事,积极治疗,避免严重感染的发生。同时,通过规律运动和均衡饮食,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5五高都要达标。
血糖只是糖尿病这个“大冰山”的一角,高血糖、高体重、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这几个“高”常常 “相互吸引、狼狈为奸”,越多的高凑在一起,对健康和寿命的破坏力就越大,最终的结局必定是加速死亡。
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控制血糖,还需要把体重、血压、血脂、血尿酸都控制好,才能延长寿命。
这些长寿方法,只要你想做,一定能办到!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