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问答栏目视频美女
  1. 文化问答
  2. 答案列表

农村有一种说法,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回答列表
这是农谚,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椐祖祖辈辈多年的生产经验总结出来的,凡是能够成为农谚的,都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则农谚,是中原一带的说法,这是因为古时农耕社会的起源就在中原一带。

瓜豆等种子,是在土壤温度达到十四五度以上时,才会发芽生长,低于十度是不会出芽的。而瓜豆又是在春夏季半湿润的气候环境下生长,不适于太潮湿的雨季,太潮湿的环境,瓜豆就被水淹渍了。这段生长时间,这是三四个月,而瓜豆的生长时间正好也是三四个月。
所以,瓜豆到能够出芽时就要播种,种早了太冷不出芽,种太晚了会遇到雨渍减产。

所以,到谷雨前后,发芽温度适宜了就要种瓜点豆,为的是让它尽快出芽生长,赶在夏至小暑季节,西瓜正沙瓤,甜瓜正香脆,豆角正嫩青,正好收获。
西瓜如果遇上大雨,就不沙瓤了,那就要拆铺捞瓜。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科学道理,就在这里。
“谷雨前后,种谷点豆”,还有一种说法是“谷雨前后,按棉点豆”。这二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到了二十四节中的“谷雨”,就该播种了,主要是播种些旱田作物。
这句话是有区域性的,主要指的是中原一带,用于江南地区或东北地区是不适宜的。
那为什么到了“谷雨”前后,就种瓜点豆呢?这是因为北方地区春季雨少,有“春雨贵如油”之说,一般到了“谷雨”前后,老天才会下多些的雨。过去是小农经济,许多的农村没什么水利设施,主要是靠天吃饭,天下了雨才能适时播种?
上世纪五十年代,山西有位著名作家赵树理,在文坛属“山药蛋”派,他写了部小说叫《小二黑结婚》,书中的主要人物李二黑的父亲,人称“小诸葛”,小诸葛种田都要占卜占卜,看看老黄历。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天下了场透雨,人们忙于耕田播种,而小诸葛占卜了一下,说不益播种,结果误了土壤相宜播种的时间,人家的谷子苗生长的绿油油的,而他家的田里,谷子芽闷死在了田里,人家到了秋季获得了丰收,他家绝收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在靠天吃饭的岁月里,到了应播种的时候,天下了及时雨,就要及时播种,不能墨守成规。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说的是谷雨的前后,这个前后,并非前后的一、二天,如果在谷雨前十天或谷雨后十天内,天下了雨该播种就要播种,靠天吃饭的年代,要跟着老天走,也就是说要顺势而为。因为北方地区的春季,雨水较少,过了这村就没这个店了,这也是人们说的“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过去的年代与现在不同,人们的肚子饥饱就靠那几亩田,现在的农村人大都在外打工,地球也成了地球村,商品包括粮食的流通,随时可走遍每一个角落,再加上救灾机制的完善,即便是某一地庄稼绝了收,也不会将人饿死。过去就不行了,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家里的那几亩地绝了收,只能去讨饭了,饿死人的事情也很多。
所以,过去的农民,土地就是命根子,非常重视家里的几亩的耕种,每年抢收抢打,生怕误了时节,特别是“谷雨”该播种的时节。“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粒”,春季播不上,那来的秋季果实累累呢?

农谚有言: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这是在说,到了清明时节,再不下雪,谷雨时节,再不下霜。气温低到一定程度才会落霜下雪,气温高而无寒冷,便无霜雪下的。

在我国,习惯用二十四节气来反映天气变化,寒暑冷暖不同,居此从事农耕。春暖夏热秋凉冬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反映了一年四季冷热特点,也反映农事特点。清明、谷雨是春季六个节气中最后两个节气。谷雨之后是立夏,这是春夏之交,季节要转换了,由春暖变夏热。这对种植需要高温的作物有利,而瓜豆是速生快熟作物,需要高热高温度,这对生长有利。所以会说,谷雨前后,点瓜种豆。当然,我国地大,南北有差异,在我南方,北回归线之南,在惊蛰春分时节,也可以点瓜种豆了。在东北就不适宜,气温达不到。谷雨前后,点瓜种豆,至要适合于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
万物生长靠太阳,万物生长要水养。没有适合的温度,温度是不行的,这是自然之理,科学之理,需遵从,逆之便会事倍功半。谷雨前后,点瓜种豆,是经验总结,是有理的。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