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问答栏目视频美女
  1. 生活问答
  2. 答案列表

为什么感觉小县城越来越萧条

回答列表
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县城人口流失已经成为常态,地市人口的流入呈增长的趋势,农村和县城的人口大量流去城市,不仅是农村空心化、老龄化了。其实县城的空心化,也越来越严重了。
2、县城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节点,县城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的移民,在农村城镇化道路上,县城的作用比城市的作用更直接、更有辐射力和带动性,自古就有郡县治,天下无不治的说法的,一味做大城市、占用过多的资源,县城空心化了,农村会更加失去了依托、失去了发展的助力了。
3、为什幺小县城越来越萧条?最大的原因就是各种工业开发项目、各种教育、医疗资源都被城市虹吸走了;县城无法为年轻人提供发展的机会,无法提供与消费水平相吻合的工作岗位。
所以,为了获得更高的待遇、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为了让老人得到更好的医疗资源,越来越多的人逃离了小县城。
1、没有工作机会,赚的钱也很少。
2、很多大学的专业,在小县城没有对口工作。
3、人际关系复杂,单打独斗,会受欺负。
4、小县城,学历、能力都不重要,关系、拼爹才是硬道理。
5、房子不值钱,买了就下跌,而且变现困难。
6、小县城中老年人多,年轻人少,气死沉沉。
7、小县城找伴侣,质量不高、选择余地很小。
8、小县城没有好医院,治不了大病,还有可能误诊。
9、小县城,夜生活几乎没有,天一黑,外面就没人了。
10、小县城的人,都去了大城市打拼,因为那里更公平、机会更多。
11、城市化进程,让小县城失去了吸引力,人口正在外流。
12、小县城的教育质量不行,没有好的老师和学校,留不住人才。
13、小县城的萧条是发展的必然,未来这种萧条还会继续。
14、很多小县城甚至会消失。
一、小县城的生活压力堪比一线大城市,虽然房子便宜,但生活费用居高不下,工资在温饱线徘徊,人情往来的压力让人窒息,每个人活着都疲于奔命。
二、现在小城市的财政创收,只能靠房地产和政策性卖地,以及各种征收罚款,没有产业支柱,老百姓找不到工作,除了公务员都是打工的,年轻人都跑到了外面大城市,留下的是老幼妇孺。
三、在以后的很长时间,小城镇的萧条是必然的,找不到工作大家不敢消费,加上疫情的持续蔓延,很多零售业和餐饮服务业接连倒闭,很多家庭都靠这些东西维持生存,现在生活陷入了困境,未来真的很茫然。
四、年轻的学子只要从小城出去,一般都不愿意回来,他们觉得我们这么努力考了出去,还得回到故乡,努力的意义是什么?哪怕在外面当深漂,他们也不愿意回到家乡过一眼望到尽头的日子。年轻人留不住,外来人口不会来,小城没有新鲜空气,房价一年不如一年,空置的房产越来越多,本质上就是有价无市,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让人感觉悲哀的是,这些房产往往是农村人一辈子的心血,他们的儿女在外面还得重新开始。
五、很多人出国之后,就不想再回到国内,不是不爱国,就是觉得在国外生活没有太多的顾虑,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真的很开心。很多人只要到了外面走一圈,特别是年轻人,就赶到小城镇生活的窒息,大城市打拼有能力就可,人际关系是辅助。但在小城镇,有能力没关系你也寸步难行,有的萝卜坑你一辈子都撼动不了!关键是有太多的条条框框,都得让你左右为难,你连做自己都不容易,活得真心累,这种累指的是心理压力。
六、上世纪80年代,很多人到广东进一些衣服和电子产品,来回都几趟就可以发家致富。现在是信息时代,商业信息传播的很快,网购很便宜,小城的零售业服装业市场全部被挤占,那些私营店主很多人呈现半失业的状态,就算苦苦维系也是自己补贴,劳心费力又不甘心关门。他们也很想突破,但因为几十年如一日的重复,一种生活方式,他们的思维已经呈现一种困境,僵化了,老化了,没有学习的心气,也不相信自己能学得会,这种衰败式的颓废才是超级可怕的。
七、网上有一句特别好的话∶一个家庭的崛起,往往需要三辈人的努力!这句话确凿无疑是对的,小城的学子很努力,但也拿不到好的教育资源,小城的医院收费依然居高不下,但看病流于形式,很多人看病依然要跑到外面的大城市,挤占当地的医疗资源,但凡有能力的家庭,都会集聚全部的力量,给孩子留在大城市创造条件,甚至会举家搬迁,这也变相的造成了小城的萧条。
八、某些行业管理苛刻不人性化,也是让大家失望的原因,最后的结果就是逃离。我们这里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也让大家开开眼。第一件∶我们这里的路边露天停车场,最近准备收费了,初见端倪的收费标准还不低,大概是每天15块钱。很多网友说,省会城市每天才收费两块钱,大概是我们这个小城的,收入水平要比肩一线大城市了!有的网友干脆调侃说,以后也别开车了,都用11路上下班。
在外面的一线城市或者是二三线城市,看到路边有浓浓的烟火气,包括现在的上海,也允许路边摆摊。可是在这个小城,大概城管很无聊,也许管理很到位,经常把一些卖菜卖水果的小商贩撵得到处跑,搞得我们这些家庭主妇,为了买到本地的蔬菜,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到处找,这也真是奇葩!很多大城市,也没有见骑电动车都带头盔,小城终究太小,一个星期就得有八次遇到交警查路况,查牌照,查头盔,真的挺辛苦,但也给老百姓的出行造成了巨大的困扰。有一次一个送两孩上学的宝妈被逮住了,管理大概是原则上不许后面坐两个人。老妈样子要哭,我家里就两个孩子,也不是人人都买得起汽车,有时候路况很近用不着开车,我也不能一次只送一个,回头再送另一个。
九、在小城活着真心累,无处不在的攀比,女人们都穿金戴银,聚会的时候都打完精致。男人们在一起比房比车比工资待遇比职位,比老婆比孩子,甚至比谁的小蜜多!大人比完了自己,接着比孩子,比谁家没儿子,比孩子的学习成绩,上的学校,有的人是主动攀比,有的是被动参与,个个都透着俗不可耐。
十、我说一句招黑的话,在一个小城镇生活,你就是他大舅二舅大姑小姑小姨大伯小叔子的陪衬,完全没了自己,不成器有一圈人扁损你,稍微有点发达,你需要提携很多人,半个都不能怠慢,否则你会失去很多,你在别人眼里就是傲慢无礼不通人性。你在小城不听父母的话,不可能!不结婚丁克,不存在!甚至你不想当老师,不想当公务员,别人都觉得你脑子进了水,愚不可及!很多年纪轻轻的人,在小城镇生活一两年,都为自己的选择悔不当初,但已经结婚生子,生活中有太多的牵绊,也只能勉强负重前行。感谢支持。

我就是在一座小县城里面生活,这几年也明显感觉到小县城没有以前那么热闹,这也是城镇化推进的必然结果。
平时晚上散步,到了晚上七八点钟夜幕升起以后,我们小县城里面很多小区的亮灯率基本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包括一些入住率不错的小区,这些家庭大部分都是在外地工作,只是在小县城买房而已,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回来,严格来说已经不属于小县城的常住人口。
一、小县城的年轻人少,真正愿意回来的是极少数
造成小县城越来越萧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不断外流,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去大学里面读书,他们大学毕业以后,绝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回到老家的小县城工作,而是选择留在一二线城市工作。
我在小县城里面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对于小县城里面年轻人的情况非常清楚,只要是学历比较好的年轻人,很少选择回小县城工作,真正愿意回小县城工作的,大部分都是二本以下学历的人。
这些大学生回到小县城工作以后,大部分都进入了体制内工作,包括公务员,事业编或者是当地的一些国企单位,除了这些工作单位以外,其他单位很少有大学生。
二、小县城发展机会少,除了进体制基本没有太好的工作机会
为什么这些年轻人都不愿意回小县城发展?其实这有非常深刻的道理,因为在小县城里面,工作机会真的太少了,发展的机会也非常少,除了进入体制内工作,在外面基本找不到像样的工作?
比如说在我所在的小县城,整个县城都没有几个像样的企业,规模达到500人以上的企业可能只有那么一两家,并且经济效益也不是特别好,根本就容不下那么多的大学生。
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小县城里面工作,哪怕你是在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里面工作,工资待遇也不会特别高,在我所在的地区,如果你是在一般的企业里面工作,每个月到手的钱也就是2000~4000块钱。
这个工资待遇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很多人都看不上,因为他们在一二线城市能够挣到比这个工资待遇高很多的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理想,但是所有的理想都不能够离开经济基础,所以这些年轻人不愿意回小县城发展,是可以让人理解的。
三、宁可去大城市打工,也不愿意留在小县城,这是年轻人的写照
其实不仅仅是大学生不愿意回小县城发展,对于一些高中以下学历的人,他们也不愿意回小县城发展,因为在小县城里面,高中以下学历的人,更加不可能找到好的工作。
如果一个高中以下学历的人,回到小县城发展,除非他选择创业,并且获得成功,才有可能过上比较好的生活,如果他选择去企业里面打工,每个月的工资真的可能只有一千多两千块钱。
所以很多高中以下学历的青年,他们更愿意去发达地区的工厂里面打工,也就是在流水线上面工作,虽然说在那些工厂里面打工,工作压力也很大,但是最起码每个月的工资可以达到五六千块钱。
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大城市里面工作,还有非常多吸引他的地方,比如说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有很多可以旅游的地方,也有很完善的生活设施,这些都是小县城所不具备的。
四、我在小县城工作很多年,体制内年轻人大部分学历都一般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个小县城里面的现象,那就是在小县城体制内工作的人,大部分学历都非常一般,如果是老一点的公务员,可能他们的学历只有中专甚至是初中的学历,只不过通过成人教育的方式,拿到了大专学历而已。
现在进入体制内工作的年轻人,他们大部分人的学历都是二本以下的学历,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真正一本的学历都非常少,更不要说双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
一个地方如果想要有所发展,人才最关键,但是小地方公务员队伍里面的人才都那么匮乏,小地方就更加不可能发展的起来,这也就导致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小县城越来越穷,越穷就越没有人愿意回来,就越没有人才支撑它的发展。
现在各地的小县城都出台了一定的人才引进的政策,最大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吸引一些优秀的人才回到老家发展,这样老家的经济才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才能够让老家追赶上国家发展的步伐。
五、虹吸效应越来越强,人口和资源都会往中心城市集中
总体来说,现在所有的人才,资源,资金全部都在往中心城市聚集,因为中心城市具有很强的虹吸效应,在它附近方圆1000km以内的资源,基本上都是往中心城市去聚集。
如果你是在一个普通的省份,这个省份最优质的资源,最优秀的人才,全部都集中在省会城市里面,这是非常现实的地方。
如果你是在发达的省份工作,比如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等这些发达经济圈,则将周围两三千公里之内的资源,人才全部都吸引到这个地方来。
小县城的萧条,在发展的大趋势下,已经不可避免。
造成小县城萧条的核心原因,是中青年人口的大量流失。县城流失的这部分人口,是一个地区主要的劳动力,也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消费者,没有了他们,县城自然就萧条了。而县城留不住这部分人的原因也很简单,无法提供合适的岗位。这部分人,为了生活,或是为了发展,选择去了更大的城市,去工作,去学习,最后定居下来,成为了城市的新居民。
也就是说,县城流失的这部分人口,大多数都是不会再回来的,没了人,一切都没意义。很多大量流失人口的小县城,连维持运转都很困难,更别提发展了。
其二,城市化发展的马太效应,即大城市发展的越来越繁华,吸引的人口越来越多,反过来涌进城市的人口又让城市发展的越来越好,走向一个良性循环。而小县城则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人口大量流失,留下的老人无力发展,整个环境愈发封闭保守,这又让更多的人选择了离开,没了中青年劳动力,县城的环境越来越差,进入恶性循环,最终越来越萧条,直至逐渐消亡。
说到这,就得提一个概念,以人为本。人类社会的一切生产生活,都是围绕着人进行的,若是没了人,这一切将毫无意义。因此,人越多的地方,创造的财富多,消费的群体也多,这个地方也就越繁华,发展的势头也就越好。在这样的良性环境下,整个社会环境也会跟着经济生产活动进行调整,大环境会更适宜,也就能吸引更多的人。
以营商环境为例,大城市的营商环境要远远好于小县城,南方经济发达的乡镇行政效率要强于北方没有产业的小县城。
第三,各方面发展的落后,进一步加剧了人口流失。观察一个地方的发展潜力,有一个指标很有意思,那就是当地小学生的入学数量。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有些小县城的小学生数量呈现逐年降低的特点,这基本说明了这个地区发展的后继无力。
城市的建设,是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撑的,人口大量流失、没有产业的县城,是无法支撑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的,这样的就导致了当地教育、医疗等民生产业的全面落后,甚至出现倒退的现象。这些,同样加剧了人口流失。
在当前城市发展的格局下,没有产业支撑的县城,没落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逆的。大城市的发展,固然是在吸小县城的血,但同样,也提供了县城居民在县城生活无法享受到的各项民生服务和职业机会。可以这么说,大城市的滚雪球式的发展,对县城不利的,但对个人而言,却是时代的机会。
猜你喜欢
下一页